2024年欧洲机场的乘客量竟然比2019年还多——这消息挺出乎意料的。欧洲机场理事会(ACI Europe)说,自那次健康危机以来,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形。有人提到,去年根据一些临时数据显示,欧洲机场迎来了超过25亿旅客,年比平均增长大约7.4%,同时也比疫情前多了1.8%。事实上,该机构代表着600多个机场,范围甚至延伸到了中亚和以色列。一般来说,他们认为国际航空旅行更是这次复苏的主要推动力,增幅达到8.8%,而国内旅行呢,则比2019年低了大约6.3%——有的国家还竟然转战火车出行了。
说到这儿,欧洲机场理事会总干事奥利维尔·扬科维奇也不讳言,尽管机票价格猛涨、供应链问题一直不断,经济增长又步履蹒跚,加上地缘政治局势一直紧绷,但航空业还是稳稳地回弹了。他形容这次复苏“多速运行”,低成本航空公司以及它们服务的机场成为最大的受益者。就拿阿尔巴尼亚机场来说吧,近年来旅游业突飞猛进,客流量自2019年以来竟然飙升了220%,几乎翻了两番;紧随其后的是乌兹别克斯坦,增幅大约186%,而哈萨克斯坦也实现了74.7%的增长。这些国家在乌克兰战争后,因制裁措施而转向俄罗斯的交通流量,也起了促进作用。
再看更广泛的市场,土耳其成为欧洲机场理事会中复苏速度最快的航空市场之一,自2019年以来增幅达到23.1%。意大利紧跟其后,增长约17%,而西班牙则得益于旅游业反弹,实现了13%的提升。相比这一边向好,德国机场的客流却大幅减少,过去五年下降了16.6%,法国也减少了3%,主要因为国内需求急剧萎缩,情况就显得有些黯淡。
转到机场排名,2024年伦敦希思罗依然占据领先地位,接待了8390万旅客;接下来是伊斯坦布尔机场,自2019年以来增幅16.9%,总数达到8010万。巴黎戴高乐机场则排在第三,接待了7030万旅客,不过比疫情前低了7.7%,表现稍逊。而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6680万旅客略高于马德里的6610万,两者相较接近,互有胜负。
不过,咱们也不能忽视一些警告。比利时的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报告觉得,这样不断猛增的航空流量可能会给脱碳带来大麻烦——他们预估,到2050年,欧洲机场的燃料消耗有望上升59%。这就说明,要用绿色技术大幅降低排放,面临的挑战可真不小。